肾小球疾病


  • 2020-11-21 08:22:17
  • 未知

肾小球疾病是病因、发病机制、临床表现、病理改变、病程和预后不尽相同的主要累及双肾肾小球的一组疾病。可分原发性、继发性和遗传性;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常病因不明,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系指全身性疾病造成的肾小球损害,遗传性肾小球疾病为遗传所致。原发性肾小球疾病,占肾小球疾病的大多数,仍是目前我国引起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。

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是引起肾炎的主要病因。另外:细菌、病毒、螺旋体、寄生虫、原虫、生物毒素侵入机体、体内某些蛋白质、药物中毒和重金属中毒等感染都会引起肾小球疾病。

多数肾小球肾炎是介导性炎症疾病。一般认为,机制是肾小球病的始发机制,在此基础上炎症介质(如补体、细胞因子、活性氧等)参与下,后导致肾小球损伤和产生临床症状。在慢性进展过程中也有非非炎症机制参与。

遗传因素在肾小球肾炎的易感性、疾病的严重性和治疗反应上的重要性,近年来已受到关注。此外,自身导致或参与各种肾炎的证据也引起了广泛重视。

1.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类

(1)急性肾小球肾炎;

(2)急进性肾小球肾炎;

(3)慢性肾小球肾炎;

(4)无症状性血尿或(和)蛋白尿(隐匿性肾小球肾炎);

(5)肾病综合征。

2.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类(1995年卫生组织制定)

(1)轻微性肾小球病变包括微小病变型肾病。

(2)局灶性节段性病变包括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。

(3)弥漫性肾小球肾炎①膜性肾病。②增生性肾炎: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;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;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;新月体性和坏死性肾小球肾炎。③硬化性肾小球肾炎。

(4)未分类的肾小球肾炎临床和病理类型之间有一定联系,但多数不能一一对应,同—病理类型可呈现不同的临床表现,而相同的临床表现可来自不同的病理类型,它们都是疾病诊断的重要组成。另外,1995年卫生组织的病理分类中,IgA肾病被归入系统性疾病引起的肾小球肾炎中有些不妥,目前多数医生认为还应归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为好,但病理类型多样。

通过以上的介绍,大家也都对肾小球还这个疾病有了一定的了解,患者还是要注意一下自己的身体,希望大家发现任何问题都可以赶紧就医,不要耽误病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