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避免肾衰竭的发生?


  • 2025-09-16 10:35:11
  • 编辑

肾友要想避免肾衰竭,不是光靠口头上说说的,而应该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,尤其是在病情的把握与用药治疗上。一旦明确诊断为肾脏疾病,就应该立即采取措施,不能让治疗时机一次又一次地错过了。

要想避免肾衰竭的发生,避免逐渐向尿毒症发展,肾病患者应该从以下5件事开始,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。

01尿量开始减少之时

正常来说,成年人一整天的总尿量大概为1000-2500ml,但排尿的多少会受很多因素影响,如饮水、出汗、运动量、发热、高温等,若是偶尔一次两次低于1000ml或是高于2500ml属正常情况。

但若是24小时的总排尿量持续多天都少于800ml,则可被称为是尿少;若是少于400ml,则可被称为是少尿;若是少于100ml,则可被称为是无尿,以上这三种都是肾脏受损的迹象。

0224小时尿蛋白超过1.0g之时

如果24小时的尿蛋白量>1g,则表明肾病患者每天排出的尿蛋白已高出正常水平。  而尿蛋白水平持续超标,是导致尿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。

所以,肾病患者若发现自身有尿蛋白超标的情况,则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对尿蛋白加以控制,如此才可以防止病情进一步进展。

03血肌酐超标之时

血肌酐超标不仅是肾病发展的主要表现,也是肾衰的一个早期症状。

因此,只要肾病患者发现自身的血肌酐超标,就应提高警惕,及时找到致使血肌酐升高的原因并及时进行治疗。

04尿检异常之时

若体检时发现尿检结果异常,如尿白细胞及尿蛋白异常,或者尿红细胞及尿蛋白异常,则应及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及治疗。

尿检异常很可能是肾脏疾病所导致,如肾间质疾病或肾小球肾炎等。

若患者对自身异常的尿检视若不见,任其肆意发展下去,最终则只会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,朝着肾衰的方向发展。

05血压持续升高之时

慢性肾病大多会并发高血压,且血压持续升高也会致使出现高血压性肾病。

高血压对于慢性肾病患者而言,会使病情的发展加速,如果血压未得到及时的控制,将会对患者的肾脏、大脑以及血管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,也会加快慢性肾病向肾衰发展的速度。

因此,若肾病患者一旦发觉自身血压水平过高,则一定要加以干预,在严格控制饮食的同时,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降压药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