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注微信公众号
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,也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残疾和死亡的重要原因。临床特征为蛋白尿、渐进性肾功能损害、高血压、贫血、水肿、腰痛。晚期会出现肾衰竭。它常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、神经病变并存,合称为糖尿病的“病变”。
糖尿病肾脏病变可累及全肾,包括肾小球、肾小管、肾间质、肾血管等。糖尿病患者出现糖尿病肾脏病变的主要原因还是血糖不佳,长期的高血糖损害微血管,从而影响肾脏功能出现病变。
当然除了高血糖,还会有其他“帮凶”:
血脂紊乱可损伤肾小球,加重蛋白尿;
高血压时,肾脏血管阻力升高,肾血流量下降,造成肾小球内高压;
肾小球内高压的存在又会促进肾小球血流量,从而加剧肾脏损害,加重蛋白尿。
糖尿病肾病可以逆转吗?
答案是肯定的。
应对糖尿病并发肾病,早期发现、早期治疗很重要。在糖尿病肾病早期,肾小球病损轻,无实质性损伤,经严格血糖,改善肾小球基底膜的滤过环境,从而使微量白蛋白尿排出减少,甚至可使病情正常。
而糖尿病性肾病中期、晚期,肾小球受损严重,病情发展进入不可逆阶段,治疗可使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排出有不同程度改善,延缓病情的发展,但难以使肾脏病变及肾功能逆转。
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肾脏病变的金指标。
微量白蛋白尿增加可以反映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的损伤,所以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常用的早期临床监测指标,也是糖尿病肾病治果判断的主要指标。糖尿病患者要定期检查,一旦发现微量白蛋白尿,不容忽视,要立刻接受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