尿量可以反映肾病情况,肾病患者要学会观察


  • 2022-10-19 09:06:18
  • 编辑

  肾病,一直都是广大的肾病患者朋友们都非常关心的问题,针对大家的疑问,下面就请河南誉美肾病医院的肾病医生给大家讲解,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。

  对于尿液,肾病患者大多只关注有没有泡沫,但医生们关注的却是尿量,这是为什么呢?

  尿量到底有什么意义?

  我们知道,尿液是肾脏过滤之后产生的,但实际上,肾脏产生尿液的具体过程是这样的:

  肾小球将血液进行滤过,进入肾小囊的液体被称为原尿,这些原尿进入肾小管后会被重吸收和浓缩,终随着输尿管进入膀胱,形成尿液。

  肾小球每天滤过的原尿有多少呢?180升。

  肾小管重吸收和浓缩之后有多少呢?1000-2000毫升。

  因此,尿量的意义在于反应肾小球的滤过功能,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和浓缩功能。

  少尿和无尿代表了什么?

  临床上,将24小时尿量小于400毫升称为“少尿”,将24小时尿量小于100毫升称为“无尿”。

  少尿和无尿通常伴随着水肿,代表身体的水分代谢出现了异常。

  具体到肾脏方面,有两个原因:

  ①大量漏蛋白

  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3.5克被称为大量尿蛋白,是肾病综合征的判断依据之一。大量漏蛋白会导致血浆白蛋白下降,使胶体渗透压失衡,容易引起水肿,并且尿量减少。

  ②肾单位萎缩坏死

  大量肾单位萎缩坏死,尤其是肾小球大量硬化坏死,导致滤过功能严重下降,水分无法正常排出,也会引起尿量减少,并且出现高度水肿。

  尿量增加是好事吗?

  有人说,既然尿量减少不是好事,那么尿量增加应该是好事了吧?

  不一定。

  有的人因为喝水很多,导致尿量比别人多。但有的人,尤其是肾病患者,虽然没有喝很多水,尿量也增加了,通常意味着肾小管出现了问题。

  前面说过,肾小球每天要产生180升原尿,基本全靠肾小管的重吸收和浓缩。

  如果肾小管出现严重损伤,很多原尿就会直接排出,不仅尿量大大增加,而且尿中沉渣和复合物也会大大增加。

  因此,肾病患者除了要观察尿液的颜色、泡沫等变化,也要学会观察尿量的变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