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肾病治疗


  • 2013-12-19 15:50:57
  • 未知

糖尿病肾病
 
 
糖尿病已经成为终末期肾病的常见原因。在美国40%新出现的血液透析患者是由于糖尿病引起。随着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的快速增长,糖尿病肾病可能成为将来肾功能不全的要原因,必须引起大家的重视。
 
以人为本    防治对策在于早
 
大家知道糖尿病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。高发病高致残的糖尿病人群不但影响患者个人的身体健康和,也消耗了大量的卫生资源和医药经费。作为糖尿病常见严重慢性并发症的糖尿病肾病,早期表现为肾小球高内压、高灌注、高滤过。继之出现微量白蛋白尿,肾小球基底膜硬化。一旦进入临床肾病期,病势就不可能逆转,平均7~10年左右进入终末期肾病(尿毒症)。发展更快,并发症更多而且严重,和生存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的尿毒症患者。古代中医早就有“上工治未病”,“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”的理论,未病先防,已病早治,既病防重,已重防变,已变防衰是历代医家防治各种疾病明智的方法。而糖尿病肾病就更需要早预防──对高危易发、IGT人群早干预早诊断,对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早治疗,具有事半功倍,良好的卫生经济效益。否则乱已成,病已重,肾已衰,再来治疗,不但事倍功半,患者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危险,不亦晚乎?有资料表明临床新诊断的糖尿病大约67%的患者已有程度不同的肾脏病变,晚期预后较差,目前仍无的治疗措施。胰岛细胞移植给人们带来了一线曙光,但是就现在来说,仍然不可能到全体糖尿病患者。为了节省有限的公共卫生资源,做到以人为本,使每个病患者都得到健康保障,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,提高他们的,延长其生存时间,不但是内分泌科、肾病科医护人员日常要考虑的问题,也应该成为政府和社会必须重视的关注点,使大家都来关心糖尿病肾病。
 
 因人而异   饮食有讲究
 
饮食是影响血糖水平的大因素,合理饮食,调整饮食结构,讲究饮食方法是体内高血糖的基础措施,也是防治糖尿病肾病重要一环。不论糖尿病类型和病情轻重或有无并发症,也不论是使用那一种药物治疗都应该重视饮食。为了保证生长发育和维持正常生活工作,人体需要能量和各种营养。饮食是指导人们吃什么,吃多少,怎么吃的方法,而不是饥饿。要告诉患者及其家人饮食调控的必要性,不过食,不偏食,定时定量进餐,做到总热量和营养成分适应生理需要和治疗要求。来阻止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和恶化,避免肥胖和消瘦。饮食治疗要个体化,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、病情需要,具体情况具体分析。缺什么就补什么,缺多少补多少,需要什么就补充什么。太多的就减少,不需要的就不补。制定相应的食谱,切实可行,灵活,长期坚持。蛋白质是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,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。但是人体对其需要量绝非越多越好。有资料显示:过多摄入蛋白质会增加肾脏负担,可能是引发糖尿病肾病的一个原因。所以糖尿病患者摄入蛋白质以每日每公斤体重1克为宜,三餐均匀分配。若进入临床肾病期以后,则要限制在每日50克以内,以优质动物蛋白为好。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宜采用低盐饮食,但若利尿过度或禁盐太久,可能会导致低钠血症,则宜适量补充。而且糖尿病患者饮食的烹饪加工方法亦值得注意,即使是同种同量的食物,加工方法,搭配方面,进食时间不同都对血糖生成指数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有很大的影响,值得讲究。我们临床体会到糖尿病患者饮食方面适当多吃白肉,少吃红肉(即多食鱼,少食肉)多吃瓜,少吃果,烹饪方面多用蒸、煮、炖,少吃或不吃油炸熏烤食品。对于糖尿病患者高血糖,预防肾病的发生发展有较好的作用。